诚信保障体系上线,助力超10万亿的农产品市场迎来井喷

2018-01-15 13:29:21| 查看: 782|

    2017年底,阿里盒马鲜生高调亮相,号称“最后一个未被电商完全攻克”的生鲜市场,开启了竞争的白热化阶段。生鲜市场的火爆,将资本的目光吸引到尚待开发的农业市场。有数据指出,中国农业市场涉及60多万个农村、9亿多农民,具有超10万亿的规模。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农业将是后电商时代最具前景的“风口行业”。可以预见,2018年农业电商,将成为各大财团、风投、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从整个农业产业链来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头们都把资本与精力重点放在了产业链下游,用个性化的运营和服务争夺终端消费者,而在把控货源的产业链上游,以惠农网为代表的农业B2B企业经过初期的粗放式发展,默默积攒力量,也在努力用市场力量驱动产业变革。众所周知,农产品上游其实是分散在全国60万个的农村,如此规模化地将农产品从田间搬到餐桌,单靠巨头们在C端的战略布局是远远不够的,B端的供应链才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农业关系国计民生,产业链分工极其细致,产品在到达C端前要经历专业的B2B交易,才能保证具有安全保障的标准化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以惠农网为代表的企业长期处在农业B2B的一线,拥有数年的经验累积,是农产品产地与中间商的稳固桥梁。他们常年扎根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上游产品的安全、标准化供给。
电商时代,传统农产品产业链面临结构性调整
成立于2013年的惠农网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5年,从农业1.0时代过渡到农业4.0时代,它见证了传统农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变。惠农网CEO申斌告诉我们:“农业电商虽然很早就被提出,但是真正要做到全面落地是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建立规模化与秩序化的农业电商环境,是我们这类平台共同面临的难题。电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游消费市场的搭建有据可循,但是上游生产涉及到60万个农村、9亿农民。需要整合这么大的三四级,甚至五级市场,我们也都是一步一步自己摸索。”
在申斌看来,后电商时代,传统农业产业链“正面临供给侧改革调整”。
农产品行业的核心用两句话可以概括为:生产的分散化和消费的个性化。这两者的矛盾也是农业电商长期面临的挑战。消费升级大趋势带来了越来越个性化的消费习惯,这势必要求上游供给端提供更优质、更标准化的产品,以保证安全、大规模地进入下游流通市场。以前,上游农产品进入各大批发市场之后,依赖代理商的经验判断和对长期合作农户的信任度,保证产品的标准和质量。但电商时代,消费潜力全面爆发,仅仅依靠代理商群体无法平衡日益增长的需求量与农产品供给量。农产品B2B平台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极大拓宽了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的渠道,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安全监管。以前依赖代理商的人工判断,如今则需要更智能化数据解决方案监管农业B2B的产品流通。
申斌认为,电商时代农业产业链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是市场和时代的需求。改革的挑战是如何保证农产品上游供给的质量与产量,以匹配下游市场爆发的新消费需求。
据介绍,惠农网过去几年的工作重心就是希望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产品交易监管体系,保证线上产品的标准化安全供给。这套体系在近日惠农网最新一版更新中上线,被称作“诚信保障体系”。通过对农业B2B行业多年的摸索,惠农网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解决方案。面对分散的上游供应链,惠农网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标准化模式,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生产的分散化”带来的交易问题,率先迈出了上游产业链结构性调整的第一步。

诚信保障体系盘活生鲜上游产业链
惠农网诚信保证体系分为四大板块,涵盖了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大方面,也是惠农网5年一线经验的总结。
1c95b9f8f0925d26b4e445d2dfd30097.jpg
在售前,诚信保障体系的核心被称作买家保障服务。由“实地认证”和“保证金”两大制度组成。“实地认证”要求卖家认证前接受惠农网的实地勘测,平台会给予实地认证标识,保证货源真实;“保证金”要求卖家预先缴纳部分现金,在不按时发货、货不对板等情况发生时,为买家进行赔付。在交易发生前,就已经预先为产品做了第一层保障。
在售中,惠农网上线了一项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免费服务——在线交易技术。其核心举措是将货款暂时打入第三方托管账户。对买家而言,在平台上购买的货物只有在亲自确认后,货款才会转入卖家账户;对卖家而言,整个交易流程一目了然,每个环节清晰可见,而且交易过程全程记录,不怕恶意投诉。
同时,惠农网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控体系,对各类不诚信交易进行全方位监控,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给予交易双方更全面的保护。事前对用户进行分级,根据交易大数据提供诚信或风险标签,帮助用户鉴别;事中平台对与风险用户的交流进行强提醒,甚至会阻断高危行为;事后对违规群体及时精准锁定,并给予相应处罚。风控体系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像“天眼”一样,成为平台用户强有力的后盾。
在售后,惠农网完善了平台的评价体系,让真实记录的交易去帮助鉴别。买家通过多维度的信息,能迅速筛选出信用级别更高的卖家,确保交易安全放心;评价体系并不是单方面对卖家的监督,卖家也可查阅买家的信用指数,防止恶意投诉、虚假交易的发生。惠农网还设计了人性化的“24小时制度”,买家在给出中、差评后不会即时显示,卖家有24小时的时间与买家沟通,对卖家更公平更合理。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互联网+农业”成为“风口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业B2B已经走过了初期粗放式发展的阶段。行业内以惠农网为代表的主流企业,纷纷将重心转移至农产品交易的标准化监管上。诚信保障体系上线就是惠农网经过3年摸索给出的答卷,它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可供落地范本。在它的基础上,生鲜产业链上游将逐步在电商时代走向规模化、秩序化,上游产业的活力也有望被全面盘活。

结语
农业电商终于在2017年迎来了它的爆发之路,2018年将是巨头们掀起竞争的起点。对农业市场来说,上游供给与下游消费就像是它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与热闹的下游消费市场一样,上游也在酝酿着全新的变革,这是市场的客观要求。惠农网诚信保障体系上线,开启了这场变革的序幕,整个农业产业链也必将迎来大爆发。诚信保障体系只是一个开端,农产品的特殊性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 毕竟这不仅是生意,更是关乎食品安全的民生。